开封市长风花园的很多居民都没想到,多年来,为他们每天扫地的环卫工、曾被他们亲切地称为“老董”师傅的人,竟然是区民政局的在任科长董立太(11月12日《东方今报》)。 民政局科长自然不是环卫工人,他只是在帮助他的妻子,因为他的妻子身体不太好。我不清楚开封市环卫工人的工资到底是多少,但如果申请得到低保,他妻子也不用去干这么累的活。可董立太心里清楚,按照低保政策,他妻子不够条件。董立太说:“我干民政工作10多年了,比我困难的还有很多,我不能昧着良心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谋私利。” 这是一种可贵的自律。换一个角度看,董立太如果真的为他的妻子申请了低保,会有人举报他吗?按照现实的经验,会知道实情的人恐怕很少,更谈不上举报了。董立太的自律来源于他有着超强的规则意识,自己的妻子够不上低保条件,即便是手中有权,也不能滥用。因此,我很赞赏董立太。 可是,假如换作另外一个人,会是同样的结果吗?我们很难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像董立太那样,具有很强的规则意识。就像董的朋友劝说的那样:保准没人知道,就是知道了也不会有人说啥话。相信有此心理的人不在少数。这些固然是关心朋友之语,但却折射出一个现实:本应该人人遵守的规则,在许多时候,其实施靠的却是自律。即使有人违反了,似乎也总能够找出一个开脱的冠冕堂皇的理由。这恰恰又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地方。 所以,董立太的自律固然是可贵的,可是,如果他的行为不仅仅是出于自律,还在于他周围有一种让他不敢徇私的氛围,那就更值得我们赞赏了。毕竟强烈的自律意识不是每个人都具有,而如果他的周围充满了监督的眼光,如果他的行为一旦迈出规则之边界就会受到惩罚,那么,无论是董立太还是其他人,就都不会轻易触法,那才是我们最欣赏的。 期待人人都有规则意识,董立太的行为不会成为孤例。 |